杏彩体育平台客户端官网入口app-吸水膨胀袋生产厂家、窨井盖防护防坠网直销

热线电话

中国版抗洪神器来啦 武汉建拼装式防洪墙

  近日武昌江滩月亮湾堤防亮相了新的铝合金拼装式防洪墙.其实这款“国产抗洪神器”几年前在武汉已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而类似装置也在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过。不过从这点能够准确的看出,近年来我国防洪能力有明显提升,但防洪工作仍然艰巨。

  时值盛夏,雨季来临,很多地方面临着洪水的威胁,尤其是临水的城市,河水泛滥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据湖北日报报道, 7月16日,858米长崭新的铝合金拼装式防洪墙已在武昌江滩月亮湾堤防投入使用。

  每年汛期,武汉市江河堤防上的各类“抗洪神器”各显神功。继汉口江滩的橡胶子堤后,被誉为“国产防洪神器”的拼装式防洪墙近日已在武昌江滩月亮湾堤防安装好,该防洪墙选用了强力较大的铝合金材质作为挡板,能够顶住洪水长时间浸泡和高强度加压。

  据介绍,不同于填土筑堤和钢筋混凝土防洪堤,拼装式防洪墙安装简单,只需先装好立柱,再安装挡板,最后调整好水平负重,铰紧螺栓等几个步骤。非汛期时可拆卸不用,这种“神器”保障了月亮湾城市阳台景观效果,延续了城市阳台观景视线。大多数时间为开敞形式,让市民能更好地观景、亲水。

  据悉,武昌江滩月亮湾段由于河道深、岸坡陡,受水流冲刷的影响,历来是武汉防洪的重点区域。此次月亮湾段堤防应用新建拼装式防洪墙长度833米,高度为2米,同时在城市阳台架空层临堤侧挡土墙与改建防洪墙之间填筑生态缓坡,实现了滨水景观与城市阳台的有机融合。

  湖北素有“洪水走廊”之称,是长江流域防洪最险要的省份,“自古荆楚多水患,治荆楚必先治水患”,而武汉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地段,自古就有“为政之要,在于江防”。

  长江武汉段上游,有川水、渝水和湘水直接注入。其中,宜昌以上段的长江干流来水,在长江武汉段的上游来水中占比最大。

  武汉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口,从各处汇入的河流众多。靖泽文统计,除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外,在武汉境内有165条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境内总长2166.4公里,在汉汇流后入长江。中小河流来水量约占武汉洪水总量的1%左右。

  数据显示,除少数山丘和湖塘外,武汉市区的一般地面高程为21米至27米,比有记录以来的长江武汉关最高水位(1954年为29.73米)低28米。武汉平均地面高程为24米,而1865年至2010年武汉多年平均最高洪水水位为25.5米,高出地面1.5米。统计显示,武汉低于25.5米的区域占全市近六成的面积。而武汉地面高程低于19.5米的区域,占全市约1/10的面积。

  有专家表示,武汉属于近代冲击二元结构地质,最上层是近代冲击黏土、粉质黏土、淤泥质土层,下面是透水砂层,这就导致江水与武汉地层底下是相通的,因此河岸易受冲刷变化,堤基渗透性强。

  此外据武汉市税务局消息,从各级水文、气象部门预测和其他省市发生的水雨汛情看,今年梅雨期武汉市雨量偏多、强度偏大,梅雨期历时偏长,防汛排涝工作形势严峻。

  而武汉的拼装式防洪墙不一样的是,被冠以了“国产防洪神器”的名号,能够顶住洪水长时间浸泡和高强度加压。

  其实被誉为国产防洪神器的拼装式防洪墙也早已在武汉投入实际应用应对洪水检验。

  长江日报曾报道,武汉市首段拼装式防洪墙,位于流通巷汉江畔,大约200米,于2016年10月安装到位。

  2013年时,奥地利小镇格赖因(Grein)洪水爆发,当地官员都表示别的地方也将受到极度冲击,然后为保护民众的安全,他们就搞来了一套能移动、可以拆卸的“防洪墙”。

  这种防洪装置对地基要求必须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嵌入堤坝很多,并且要在外加固。

  首先,防洪挡板水压差极其敏感,只有在水面平静,围挡内外水压差较小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效力。而在我国,一些地方江河湖泊洪水来势汹汹,水流极不稳定,大的洪水来临时,卡车和船只都有一定的概率会被瞬间吞噬,在此情况下,防洪挡板恐怕只能鞭长莫及。这类防洪装置对地基也有要求,必须是混凝土结构。

  不过相较于神器,沙袋由于最常常会出现在我国防汛抗洪的救灾现场,在与德国“防洪神器”的比较中,被贴上了中国标签。

  但尤其是在应对管涌抢险等严重险情时,中外做法都是一致地使用沙袋,网友眼中的“土办法”却具有极强的普适性。

  无论怎样“自黑”,中国的防洪能力和应急水平的提升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据央视网,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我国每年因水灾死亡人数约4000人,而2010年以来这一个数字已经降到了数百人。

  当然,中国江河湖泊众多,大陆性气候和自西向东三级阶梯的地理走势也导致水患频频,尤其是我国中小河流量多面广、建设标准低、防洪能力弱,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艰巨的任务。

  近些年一些城市积水严重,这也说明,在治理城市内涝等方面,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城市内涝,某一些程度上是城市高速扩张,但基础设施建设未能跟上的现实反映。要补齐内涝治理的短板,就必须把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底线标准”大幅度提升,城市建设必须回到责任与科学。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