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平台客户端官网入口app-吸水膨胀袋生产厂家、窨井盖防护防坠网直销

热线电话

阳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他生活在无沙漠地区,却怀有一个不屈不挠的治沙梦;他的家在山西阳泉,却把人生的大半时光挥洒在广袤的西北荒漠;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却自主发明出一种颠覆传统认知的治沙技术,令业界刮目;如今,他和他的发明走出国门,在卡塔尔受到欢迎。他就是田新明——

  9月9日,在阳泉市科技工作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他的“沙漠无水植树”项目受到专家评委的赞赏,夺得冠军;4天后,他应邀前往赤峰市,在第27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推介自己的“沙漠无水植树”专利技术;9月24日,他又赶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在自己的沙漠无水植树试验田迎接科技部专家的验收检查,中秋、国庆期间也没顾上回家……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一条公路的南侧,有一片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沙漠林地,这是田新明在西北6个省(自治区)开辟的11个试验田中的一个。这里距他在阳泉市盂县的家990多公里。

  身形清瘦的田新明扛着工具走进试验田,在刺目的烈日和黄沙映衬下,那张瘦削的脸愈发显得黝黑。

  试验田中,两两成一组、有规则地排列着满满的白色塑料袋,袋子里装着沙子。每两个塑料袋的缝隙中间都有一株正在成长的树木,其中既有几棵高达3米、地径16厘米、生长了5年的国槐,也有不少刚刚吐绿、仅几厘米高的哈密瓜苗。田新明说,这个试验田已经试栽过12个树种。

  走近细看,树苗的嫩叶在微风中轻轻颤动,虽然稀疏,却生机盎然。很多塑料袋的内壁挂着水珠;从袋子下抓一把沙子出来,潮潮的,手掌能被水沾湿。

  “没有。这就是沙漠的地下水分,我只是做到不让它蒸发流失。”田新明坚定地回答,“其实,这原理简单得很,人人都懂。”他接着描述起来:两个塑料袋分别装入一定量的沙子,封口后平行挤放在树干两侧;白天温度高,塑料袋遇热膨胀互相挤紧,保护树根部水分不被蒸发;气温降低,塑料袋遇冷收缩,袋间缝隙变大且形成坡度,使空气中的冷凝水下渗,保持沙地湿度。

  “不会。这种塑料袋就是我申请的国家专利的核心部分,耐高温、抗风沙,透气性好还能吸水,不会破裂也不能降解,9年后收集起来重新涂塑,还能再使用。”

  因父母早逝,家境贫困,1991年田新明刚满17岁,就独自外出打工。在内蒙古包头,他跟着一支造林队在沙漠中植树,挣到了人生第一笔“大钱”。这让田新明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也让他看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头年种下的树浇足了水,来年能活下来的微乎其微,还得在原地继续种。

  他开始一边跟着各个造林队到处打工,一边独自尝试各种让树成活的办法。他像只候鸟,每年一到植树季就飞奔到大西北植树、搞试验,种完树再回到盂县找营生挣钱。

  后来,在盂县的生意已经很赚钱了,可田新明还是停不下来。他总是不由自主地牵挂着千里之外自己种的那些树,常常一有念想,便扔下手头营生,拔腿奔西而去。

  2005年田新明在新疆植树时,一天夜里起来走出帐篷,发现沙漠中弥漫着雾气。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能找到一种办法把沙漠中的水分利用起来,不就相当于给树浇水吗?

  于是他把抑制水分流失作为突破口,开始了新的试验,倔强地向未知发起挑战。而大西北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俨然一位严厉的“考官”,一年年不断地将一道道难题摆在他面前。

  在塑料袋的研制和应用试验中,技术的改进几乎涉及每一个细微环节。没有一点资料、数据和先例可供参考,每一步都需要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然后等待大自然的各种严酷检验。几乎每前进一步,都是以年来计、以上万公里的行程来计、以数十万元的投入来计,更是以无尽的寂寞、孤独、煎熬、挫败感和危险来计。

  他把挣的钱大部分投入进来,住在当地牧民最简易的平房里,吃着最简单的饭食,回家时往往只剩下汽车加油和过路的费用。十几年来,他先后更换了9辆汽车,总里程超过100万公里。

  2016年5月,田新明拿到他第一个国家发明专利证书,终于能自信地宣告,他的沙漠无水植树技术已成熟,可以向全世界推广。

  在沙漠里不用浇水能把树种活?对于常年在沙漠地区生活的人来说,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压根没人相信。连治沙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此也持怀疑态度。

  况且,既没有受到委托也没有外界资助,一个外乡人,年年跑到沙漠里大把大把地“扔钱”种树,图个啥?

  虽然不相信、不理解,但当地百姓对种树的人,依旧由衷地敬重:有的隔三差五到田新明的田边跟他聊天、出主意;有的默默观察、悄悄给他生活上提供方便;甚至有人拉了一车水送到田间想免费给他的树苗浇水,被他婉言谢绝。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中国林科院硕士生导师徐先英在听说田新明的故事后,带着几名研究生专程从兰州赶到内蒙古巴彦淖尔,辗转找到田新明。在试验田实地察看后,徐先英最终认定田新明的治沙技术是可行的,并称赞他这种“以沙治沙”的理念难能可贵,干成了一件以往人们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2016年和2017年,田新明曾两次找到中国最大的治沙企业亿利资源集团,希望能开展合作,但集团的治沙专家对他的技术始终未予认可。在田新明耐心争取下,亿利集团特意指定一片沙地让他做实验。3年过去了,实验很成功。如今双方已展开合作,亿利集团正准备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治沙项目中运用这项技术。

  田新明这项技术,一举扭转了传统沙漠植树成本高、成活率低的局面,革命性地提升了沙漠治理的效率和效果,逐渐赢得很多治沙人的认可。

  今年3月以来,田新明连续接到3笔订单,他用自己的“独门秘技”,帮助3个造林队在内蒙古完成“蚂蚁森林”沙漠植树项目总计36.47平方公里,经权威机构首次现场检验,红柳成活率85%以上,梭梭成活率95%以上,均远超验收标准,全部一次性通过验收。项目委托方对此十分满意,逢人便夸。

  短短几个月让这么大一片荒漠披上“绿装”,田新明倍感自豪:只要方法对路,有效治理沙漠就不再是梦,就能让更多沙山变成“金山银山”。

  2019年7月27日,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的代表与会观摩研讨。国家主席习向大会发来贺信,深刻阐释了荒漠化防治对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发出了“加强防沙治沙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倡议。

  主办方原本没有安排田新明发言,但时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在作介绍发言时突然插了一句:“我们中国现在有一项最先进的治沙技术:沙漠无水植树技术……”随即,田新明被临时邀请上台,介绍自己的发明和成果。之后,田新明成了这次展会上的“明星”,到他的展台前了解和咨询的人络绎不绝。来自卡塔尔的官方代表在众多治沙技术和产品中,独独认准了田新明的技术,并与他签订了合作协议。

  田新明于当年12月飞赴卡塔尔,依照协议,在多哈市沃克拉大区的试验田种植了200株树苗,验收时间是一年后的2020年12月。我国驻卡塔尔大使馆工作人员代为持续跟踪这些树苗的长势。据最新传回来的消息,这200株树苗长势良好,无一株死亡。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赛期临近,卡塔尔方面多次催促田新明,希望提前签订正式合同,加快沙漠绿化进度。但田新明不敢掉以轻心,坚持要等验收后再签。卡塔尔代理商还提出,希望把塑料袋的单价提高到卡塔尔币3里亚尔,折合人民币5.7元。田新明却说:“我的价格国际国内一视同仁,统一价0.25块钱。”田新明想得很清楚:以后生意会慢慢的多,价格不统一,自己的信誉就没了。

  回想起刚到卡塔尔的情景,田新明记忆犹新。从机场到市区将近两小时车程,路上没有别的风景,只有浩瀚的沙海,别人都昏昏欲睡,他自己却兴奋不已。因为他感到,自己这份事业的发展空间,原来很大、很大……(郑雷刘鹏)

  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能体验最佳浏览效果